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39章 小蜻蜓,大骗子

这枚小石头,是当初在小溪里抓螃蟹,何凭星送给萧青婷的。

后来他在萧青婷的课桌里,又见过一次。

如今却出现在朱秀梅手里。

“奶奶,她为什么把这块石头给你?”何凭星困惑。

“我也不知道。”朱秀梅含泪摇头:“孩子,别问了,忘记小蜻蜓吧,好好地活下去。”

“不,我怎么可能忘记她?”何凭星紧紧攥着温热的石头。

一枚发卡,一块石头,这是萧青婷留给何凭星的遗物。

没有一句遗言。

他对她的表白,永远等不到回答。

辞别朱秀梅,何凭星不知自己是如何回到南河。

跟余少斌一样,他也快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黄金72小时过去,救援人员仍旧没有放弃搜寻幸存者。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5月15日下午,何凭星跟随最后一批师生,转移到市里的体育馆。

无家可归的难民,像乞丐一样横七竖八躺在地上。

靠着矿泉水和泡面艰难度日。

每到夜里,总会响起伤心的啜泣,此起彼伏,不曾断绝。

小到每一个人,大到整个国家,都在默默舔舐伤口。

电视上24小时不停,报道着救灾的最新情况。

一首名叫《生死不离》的歌曲,慰藉着难民的心,给了无数人鼓励和希望。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

……

到达市里以后,手机有了信号。

何凭星联系上父亲何俊,向他报平安,简单交代一下家里的情况。

其实也没什么好交代,他们己经没有家了。

接下来,何凭星一遍又一遍给萧青婷打电话,听筒里永远是机械冰冷的关机提示音。

他颓废地躺在凉席上,看着萧青婷的照片和短信记录,任凭眼泪流淌。

徐志强和徐思叶兄妹担心他,干脆收了他的手机,不让他再看。

他不哭不闹,就像一尊雕塑,几个小时也不动一下。

过了两天,何俊来到体育馆。

他越过人群,冲过来一把抱住何凭星,眼泪夺眶而出:“儿子,那几天吓死我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

何凭星嗓音干涩:“爸,我们一无所有了。”

何俊抚摸着他的头:“没关系,人没事就好。”

何凭星表情木然:“爸,你有酒吗?我想喝一口。”

何俊一怔,默默点了点头。

他出去一趟,从货车上拿来一瓶白酒。

何凭星接过来,拧开盖子,往嘴里猛灌一大口。

紧接着又哇的一声吐出来。

辛辣的酒液,灼痛了喉咙。

他记得自己曾说过,一辈子都不会喝酒。

现在好像明白,父亲为什么老喜欢喝这玩意儿。

“星哥哥,你别折磨自己了。”徐思叶含泪拍着他的后背。

“星娃子,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得向前看。”徐志强也劝说道。

不远处,有个小学生,手捧着课本念古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啊——”

何凭星身体里的某根弦终于崩断,放声大哭出来。

沉积许久的悲伤,被酒精引出来,彻底爆发。

“小蜻蜓,大骗子,我听你的话,在学校门口等你,你为什么不来见我?你到底去了哪里?你还没告诉我,你到底喜不喜欢我?”

他没办法再骗自己,必须要面对现实。

他己经永远失去了小蜻蜓。

今生今世,再也不会遇到这么好的女孩儿。

时间或许会抚平伤痛,但那道伤疤,却会永远留在心里。

渐渐的,电视上报道的内容重点,从搜救幸存者,变成了灾后重建。

多难兴邦。

自强不息的民族,可以战胜一切灾难。

5月19日,南河中学在市里一家培训中心复课。

上千名师生不幸遇难后,班级数量少了一半。

何凭星坐在教室里,身边大多是陌生的面孔。

同学们并未从悲伤中走出来,很难专心致志地学习。

第一节课,班主任走进教室。

这是一位很年轻的老师,打扮却有些老气,神情格外憔悴。

他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严肃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舒飞,是你们的班主任兼地理老师。”

何凭星同舒飞对视一眼,各自迅速回避了目光。

他们从对方的眼神里,能看到同一种悲伤。

新的班级,需要选新的班干部。

舒飞让大家毛遂自荐。

一到这种时候,学生们往往都低着头,很少有人主动。

何凭星缓缓举起手:“舒老师,我想当语文课代表。”

舒飞点头:“好。”

何凭星在心中默念。

小蜻蜓,这是你的职务,我帮你做完。

我会听你的话,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放假的时候,我会去看望你的奶奶,不让老人家太过孤单。

你还有什么心愿,晚上的时候,可以在梦里告诉我。

我会一一帮你实现。

人的成长,往往伴随着伤痛。

经历了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何凭星像换了个人,开始疯狂地学习。

不再逃课,不再打架,也不再多看任何女生一眼。

北京奥运会如期举行,让全世界瞩目的盛举,却因为两个多月前这场天灾,增添了一抹悲凉的色彩。

校园里的高中生活,仍是一成不变的枯燥。

经历一场场考试,何凭星的班级成绩排名,从二十名左右,上升到前五名。

一年过后,他的高考成绩,刚好过了一本线。

很难想象,高一的时候,他还是个成绩一塌糊涂的问题学生。

填报志愿时,何凭星的第一志愿,是省内的一所师范大学。

舒飞劝说道:“你可以报更好的学校和专业。”

何凭星坚持:“舒老师,当初是你拯救了我,我也打算跟你一样,献身教育事业,将你那位何老师的精神传承下去。”

舒飞欣慰地点头:“那就好好干,或许我们将来能做同事。”

何凭星担忧道:“舒老师,以后照顾好自己,如果有合适的人,还是考虑一下吧!”

“不会有了,这世上再没人像她。”舒飞苦涩地摇头。

何凭星不再言语,挥手道别。

舒飞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他。

酷暑时节,池中荷花盛放,却没有了蜻蜓栖息。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