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州市沙滩的玻璃幕墙在午夜十二点整突然全部变成镜面。
摩根士丹利交易大厅的电子钟定格在3:15分,所有显示屏同时播放着1923年的黑白影像:年轻的财务总监被按在交易所的镜墙上,胸口插着的青铜镜碎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出神经纤维般的金属丝。但这一次,画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常——
**镜中的倒影正在用左手在镜面上写字。**
周临安站在37层落地窗前,发现自己的倒影比现实慢了0.7秒。更可怕的是,倒影的胸口插着一块发着幽蓝色光的镜片,镜片上浮现的正是他昨天在电脑上输入的最后一串代码:
**rm -rf /observers**
"系统在崩溃前启动了自检程序......"他的声音带着诡异的电子混响,像是同时有三十八个不同年龄段的自己在说话,"我们都被骗了,观测者不是系统的补丁——"
突然,整面玻璃幕墙液化,变成流动的契约文字。周临安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静园股份终极章程》的债权人一栏,而债务人赫然是:
**"1923年7月15日出生的自己"。**
这个日期让他浑身战栗——这正是他祖父的出生日期。
他的手机自动拨打了一个38位数的号码。接通后,听筒里传来矿井下有节奏的敲击声,每一下都精确对应着他的心跳频率。更可怕的是,背景音里隐约能听到《雨滴前奏曲》的旋律——正是他昨天在养老院听到的版本。
玄渊市契约研究院肝胆外科的第七手术室里,无影灯将阴影投射成诡异的K线图。
周明医师的手术刀悬在患者肝脏上方3.15厘米处——这个距离精确对应着1923年静园股份的发行价。当他划开脏器的瞬间,涌出的不是血液,而是带着铁锈味的契约碎片。这些碎片在手术灯下闪烁着金属光泽,每一片上都刻着不同的股票代码。
"原来每一场手术都是签约仪式......"
监护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心电图变成了量子比特流的波形图。更可怕的是,麻醉机的气体输出口开始喷出暗红色雾气,这些雾气在空中自动组成《量子记忆银行》的开户协议。周明惊恐地发现,协议上的指纹识别区己经印着他十年前入职时留下的指纹。
他的白大褂口袋里突然多出一枚青铜镜碎片,背面用微雕技术刻着:
**"观测者第38号密钥
有效期:1923.12.31-∞"**
停尸房的冷藏柜在同一时刻全部弹开。每具尸体都保持着签署文件的姿势,他们缺失的心脏位置放着一块微型屏幕,正在循环播放2023年的金融新闻。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所有尸体的右手食指都指着同一个方向——手术室墙上的电子钟,此刻正显示着:
**03:15:37**
算渊市量子计算中心的地下37层,施工队在挖掘地基时发现了一口青铜棺材。
棺材表面刻满了证券代码,这些代码在强光照射下会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不同年份的《静园股份章程》。当考古人员试图打开棺材时,发现棺盖与棺体之间连着三十八根发光的神经纤维状金属丝,每一根都在有规律地搏动。
棺材里没有尸体,只有一个由38块镜片拼成的完美球体。当考古灯照向镜球时,反射出的不是现场人员,而是不同年代的证券交易大厅:1923年的外滩、1953年的矿井办公室、2023年的陆家嘴......
所有画面里,都站着一个穿旗袍的女人,她正在用血书写新的契约条款。更诡异的是,每个场景里的时钟都显示着相同的时间:
**3时15分37秒**
工地负责人老陈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屏幕上显示:【强制平仓完成】。他的皮肤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透明,露出体内由契约文字组成的"血管系统"。这些发光的文字正在快速流动,最终在他的左手腕处汇聚成一个二维码。
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工地时,人们看见老陈的身体分解成无数发光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在空中组成一行立体文字:
**"系统湮灭完成。
新观测者协议己生成。
候选者数量:1"**
随后,这些光点全部飞向在场每个人的手机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