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州市环宇金融中心37层的量子计算机中心。
摩根士丹利的工程师们发现,所有主控台的屏幕上都在循环播放同一段影像:1923年的财务总监被按在交易所镜墙上,胸口插着的青铜镜碎片正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每旋转一圈,镜面就吞噬掉墙上的一寸空间——就像黑洞吞噬光线。
"这不是故障......"周临安的声音从机房角落传来,"是系统在自我格式化。"
他的身体己经半透明化,皮肤下流动的不再是血液,而是微型证券代码组成的量子比特流。当他抬起手臂时,空气中浮现出《静园股份终极章程》的最后一页:
**"当观测者数量突破黄金分割点(38),系统将启动终极湮灭协议。"**
机房的地板突然液化,变成一面巨大的青铜镜。镜中倒映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无数平行时空中的静园——1923年的交易所、1953年的矿井、2023年的量子计算中心......每个场景里,都有一个穿旗袍的女人正将镜片按进不同宿主的胸口。
周临安的手机突然自动拨打了一个37位数的号码。接通后,听筒里传来的是——
**他自己的声音,正在倒数:"3、2、1......"**
玄渊市契约研究院的地下停尸房,周明医师站在冷藏柜前,手里捏着那份1953年的X光片。
当他将X光片对准顶灯时,光穿透的不是骨骼影像,而是一张完整的《量子记忆银行清算通知》。更恐怖的是,通知上的签名栏里,蠕动的血渍正逐渐形成他父亲的名字——那个在1953年矿井事故中"失踪"的财务人员。
"原来我们家族......一首都是宿主。"
冷藏柜的金属门突然映出倒影——不是他现在的模样,而是七岁时的自己。镜中的小男孩举起手术刀,刀尖上挑着一块正在跳动的肝脏组织,脏器表面浮现的却是......
**2023年摩根士丹利机房的量子比特流分布图。**
周明突然跪地呕吐,吐出的不是胃液,而是带着《静园股份》碎片的半固态契约书。停尸房的广播自动播放着扭曲版的《雨滴前奏曲》,在钢琴声达到第38个音符时,所有冷藏柜同时弹开——
每具尸体都缺失了心脏,而空腔里填塞着发光的量子芯片,芯片上刻着同一行代码:**"OBSERVER_38"**。
算渊市量子计算中心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发现奠基石下的土壤正在蠕动。
当挖掘机铲起最后一抔土时,地下喷出的不是泉水,而是粘稠的、带着1923年《申报》碎片的暗红色液体。液体在空中自动组成静园建筑的3D模型,每扇窗户里都站着不同年龄段的宿主——
7岁的周临安在矿山玩耍、22岁的周明签下第一份金融合约、60岁的老陈......
**正将手表对准自己的颈动脉。**
工地监控室的屏幕突然显示一行血字:
**"镜渊协议最终阶段——宿主记忆重组启动"**
老陈的智能手表显示心率归零,但他的身体却开始量子化。皮肤下浮现的不再是血管,而是由微型青铜镜碎片组成的"契约神经网络"。当他抬头时,视网膜上流过无数证券代码,最后定格在一条推送通知上:
**【终极警告】**
观测者系统将在3分15秒后湮灭
请所有宿主立即执行:
1. 背诵黎曼猜想第38个推论
2. 用镜面碎片划开左手腕
3. 将血滴在最近的金融终端上
工地的照明设备集体爆裂。在黑暗降临前的瞬间,人们看见老陈的身体彻底分解——不是死亡,而是化作无数发光的量子契约书,每一页都写着同一个坐标:
**北纬31°14',东经121°29'**
——1923年静园股份的注册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