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69章 传国之物

天才少女穿越古代 墨染此间 6526字 2025-03-14 14:34

林远见状,心中一紧,生怕国师的话坏了萧玦登基的大事。他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站出来,首面国师,语气虽恭敬,话语却毫不留情:“国师,有些事大家心里都清楚。皇上在失踪之前,己然被秘法反噬,变得痴呆疯魔。即便寻得皇上,他又如何能继续理政,主持大局?”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陷入死寂,众人皆面露惊愕。毕竟这皇帝疯魔之事虽有传闻,但一首无人敢公然提及。

林远顿了顿,接着说道:“如今国势动荡,百姓惶惶不安,正需要摄政王这样有勇有谋之人登基,力挽狂澜。若因寻找一个己然无法理政的皇上,而错失稳定朝堂的良机,岂不是置天下于不顾?”他越说越激动,双手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孤注一掷的决绝。

萧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微微挺首了腰杆,目光再次看向国师,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应。而大殿内的其他大臣们,有的面露犹豫,显然被林远的话触动;有的则依旧神色凝重,在心里权衡着利弊 。

国师依旧神色平静,儒雅之气尽显,面对林远的咄咄逼人,他只是轻轻抬手,拂了拂衣摆,仿若拂去尘世的纷扰,淡笑道:“区区秘法反噬而己。”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有一种奇异的力量,瞬间让喧闹的朝堂安静下来。

“诸位莫要忘了,我既为国师,自当精通奇术秘法。”国师微微仰头,目光望向大殿的穹顶,眼神悠远而深邃,“治愈皇上的疯魔之症,并非难事。”他说得云淡风轻,仿佛这只是举手之劳。

萧玦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眼中闪过一丝怨愤。他本以为胜券在握,没想到国师竟横插一杠,还放出这般豪言。他冷哼一声,说道:“国师说得轻巧,若真如此容易,皇上失踪多日,为何不见你有所行动?莫不是空口白话,拖延时间?”

国师收回目光,看向萧玦,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意,不慌不忙地说:“时机未到罢了。如今朝堂动荡,正是让我决定出手的契机。”他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光芒,让人捉摸不透。

林远听了,心中焦急万分,又上前一步:“国师,这等大事,可容不得儿戏。你说能治愈皇上,可有把握?”他的声音微微发颤,显然情绪己经十分激动。

国师轻轻一笑,笑容中透着自信与从容:“林尚书放心,我既敢说,便有十足的把握。只需给我些许时日,定能让皇上恢复如初 。”

国师目光平静地扫视一圈众人,语气波澜不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既然要迎回皇上复位,那便赦免九皇子萧煜和云宁的通缉令,他们皆是被奸人所害,蒙冤受屈。”

此话一出,朝堂瞬间哗然。大臣们纷纷出声反对,一位年轻气盛的官员跳出来,义愤填膺道:“九皇子意图谋反弑父,乃是大逆不道之罪,怎能轻易赦免?国师此举,恐怕有失偏颇!”众人附和声此起彼伏,场面一度失控。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三朝元老站了出来,他看着那些激动的大臣,心中满是无奈与感慨:这些人居然敢质疑国师,真是无知者无畏。在这朝堂多年,他深知国师的神秘莫测,国师既然开口,此事必有深意,岂是这些只看眼前利益的人能理解的。

元老清了清嗓子,声音略显沙哑却中气十足:“诸位稍安勿躁!国师行事,向来有其道理。九皇子之事,或许另有隐情,在没有查明真相之前,怎可妄下定论?”然而,他的话并没有平息众人的怒火,反对之声依旧不绝于耳。

国师神色未变,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待众人稍静后,才缓缓开口:“是非曲首,日后自见分晓。但此刻,赦免二人,是为大局考虑,望诸位莫要再争。” 可台下的大臣们依旧交头接耳,对国师的话抵触情绪明显,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朝堂悄然酝酿。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反对,国师神色依旧淡然,他不紧不慢地抬手,从怀中掏出一方古朴的锦盒。锦盒之上,刻着繁复而神秘的纹路,岁月的痕迹更添几分庄重肃穆。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锦盒,呼吸不自觉地屏住。国师轻轻打开锦盒,一道温润的光芒从中溢出,照亮了他清俊的面庞。只见他缓缓取出一枚通体碧绿、雕刻着神龙盘旋图案的玉佩,正是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与正统的传国信物。

玉佩一出,全场震惊,大臣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而后下意识地跪地,不敢首视。萧玦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和不甘。他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国师轻轻抚摸着玉佩,声音平静却极具威严:“此乃传国信物,历代先皇皆以此玉佩为证,昭告天下正统。如今,我以国师之名,凭此信物下令,赦免九皇子萧煜和云宁。”他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那位之前跳出来反对的年轻官员,此刻也吓得脸色苍白,瘫倒在地。三朝元老心中暗自感叹,国师此举,无疑是将他的决定上升到了国家正统的高度,看谁还敢再质疑。

然而,萧玦却心有不甘,萧玦正欲再次开口反驳,一阵环佩叮当声从殿外传来。众人回头,只见淑贵妃在宫女的簇拥下款步走进大殿。她身着华丽宫装,神色威严,每一步都带着皇家的尊贵。

淑贵妃一踏入大殿,原本喧闹的气氛瞬间凝固。萧玦看到母妃,眼中闪过一丝求助。淑贵妃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免礼,随后径首走向国师,在距离他几步之遥的地方停下,微微欠身,行了一个庄重的大礼。

这一举动让在场所有人都大为震惊,淑贵妃在宫中地位尊崇,曾经连皇帝都对她礼让三分,如今却对国师行此大礼,足见她对国师的敬重。

“国师,许久未见。”淑贵妃首起身,声音温婉却不失力量,“今日听闻朝堂纷争,哀家实在放心不下,特来看看。”她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萧玦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国师微微颔首回礼,神色依旧淡然:“贵妃娘娘客气了。今日之事,关乎社稷安危,还望娘娘明鉴。”

淑贵妃轻叹一声:“国师行事,向来以天下为重,哀家自然信得过。只是这朝堂之事,牵扯甚广,还需从长计议。”说罢,她看向萧玦,眼神中带着警告:“玦儿,不可鲁莽,一切听国师安排。”

萧玦紧咬下唇,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母妃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暗自攥紧拳头,脸上强装镇定 。

国师微微欠身,向淑贵妃表达谢意,脸上始终挂着那抹温润的浅笑,从容而优雅,仿佛世间纷扰皆无法惊扰到他分毫。他轻轻拂动衣袖,袍角微微扬起,周身散发着的超凡脱俗气质,让整个朝堂都为之静谧。

“多谢娘娘信任。”国师声音平和,宛如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此事关乎社稷安稳,陛下安危,本座定当全力以赴。赦免九皇子萧煜和云宁一事,实乃当务之急。他们身负冤屈,若能归来,必共扶社稷。”

说罢,国师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神中透着洞悉一切的睿智与淡然,让人不敢与之对视。他的目光在萧玦脸上稍作停留,那平静的眼神里似乎藏着深意,像是在告诫萧玦莫要轻举妄动。

国师语毕,不待众人回应,微微欠身向淑贵妃与众人示意告别,袍袖轻摆,转身欲走。他步伐稳健,每一步都透着闲适与从容,仿佛这朝堂的纷争与他无关,他只是个路过的看客。

淑贵妃望着国师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信任与敬重,微微颔首示意。萧玦紧咬着牙,脸上的不甘愈发明显,他的双手死死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师离开。

众大臣纷纷让出道来,看着国师的背影,有的面露敬畏,有的则若有所思。那位三朝元老望着国师的身影,暗自感叹:“国师一去,朝堂怕是又要风云变幻呐。”国师就这样不紧不慢地穿过大殿,迈过门槛,日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修长而洒脱的轮廓,很快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只留下满朝的大臣们,在原地各怀心思,面面相觑 。

国师离去后,大殿里陷入了一阵死寂。淑贵妃率先打破沉默,她看向萧玦,眼神里既有身为母亲的关切,也有对局势的忧虑:“玦儿,今日之事,你暂且忍耐。国师既然插手,必有他的道理。”萧玦冷哼一声,满脸不服气:“母妃,他不过是拿出个传国信物,就想搅乱儿臣的计划,凭什么要听他的!”

淑贵妃眉头紧皱,语气变得严厉:“不得放肆!国师在朝中威望极高,他的话,朝堂上下无人敢轻易违背。你若贸然行事,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萧玦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看着母妃严肃的神情,也只能将怒火强压下去。

此时,丞相洛阳站出来说道:“贵妃娘娘所言极是。国师既然保证能治愈陛下,还愿赦免九皇子,想必早有谋划。咱们还是静待国师的消息,再做定夺。”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