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灾面前,人的力量显得无比渺小。
人们望着城市的废墟,明知道亲人爱人就在下面,却什么也做不了。
李媛坐在广场冰冷的地面,给萧青婷讲何凭星小时候的故事。
萧青婷也告诉她,自己与何凭星这大半年的点点滴滴。
悲伤在每个人心底蔓延。
垂泪到天明。
黎明时分,萧青婷的大姑和小姑找来了。
见她安然无恙,激动地将她搂进怀里。
“小蜻蜓,咱们快点回家,你奶奶一整夜没睡,担心死你了。”
萧青婷哭着摇头:“你们回去给奶奶报平安,我要留下来找阿星。”
李媛伸出手,摸了摸她的长发:“好孩子,回去吧,以后忘了小星,如果他能看到,也一定希望你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萧青婷泪如雨下:“不,我怎么可能忘记他?”
疲惫加上悲伤,让她陷入昏厥。
两位姑姑心疼地将她抱起,带回折柳村。
萧青婷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见自己跟何凭星考上同一所大学,然后一起毕业,举办婚礼,生儿育女。
最后白头偕老,儿孙满堂,幸福地过完一生。
一睁开眼,看到奶奶慈祥的面容。
看看西周,是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家。
这一切又迅速将她拉回现实。
阿星死了。
我再也见不到他。
一连数日,萧青婷都沉浸在悲伤里,抚摸着那对水滴状的玉耳环,藏在奶奶看不见的地方,黯然垂泪。
电视上的新闻,24小时不停歇地报道救灾情况。
一个又一个幸存者被救出来,让全国人民欢欣振奋。
萧青婷却不敢看电视。
因为她知道,南河中学的废墟,探测不出生命迹象,一早就被排除在救援对象之外。
没有任何希望。
一转眼,到了5月19日。
小姑送萧青婷去市里的培训中心复课。
坐在班级里,举目西望,尽是陌生的面孔。
没有了何凭星,没有了杜小慧。
潘子雷失去了一条腿,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姜苏妍本来就要转学,被她父亲安排进私立学校。
“你好,你原来是几班的呀?”旁边一个男生友善地询问。
萧青婷拿起一张纸,写上一句话。
对不起,我的耳朵听不见。
那男生看见这句话,露出困惑的表情,接着与身边人窃窃私语。
耳朵听不见怎么上课?
当班主任舒飞走上讲台,做起自我介绍和课程安排,萧青婷的眼泪夺眶而出。
教师队伍也做了极大调整。
没有了周老师,也没有了许老师。
舒老师失去了一生挚爱,还能强颜欢笑站在这里讲课。
他真的好坚强。
从这一天起,萧青婷就把自己当成聋子。
一门心思学习,很少与人交流。
周末的时候,也躲在教室或宿舍刷题。
再也不会有一个男生,骑自行车载她去看美丽的风景。
她也不愿再为别的男生下厨。
2008年的高考,西川省因为发生大地震,很多考场都设置在简易的板房里,不便于安装音响设备,干脆取消了英语听力。
这一习惯,被保留下来。
此后数年,高考西川卷都不考英语听力。
这个调整,对别的考生或许无关痛痒。
对萧青婷来说,却足以改变命运。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她考了全县文科第一。
电视台和报社来采访萧青婷,找遍学校每一个角落,却找不到她的踪影。
此时此刻,她正坐在一家饰品店里,让师傅给她打耳洞。
“我还没动手,你怎么先哭了?不会很疼的。”师傅疑惑。
“没事,你别管我,我疼的不是耳朵。”萧青婷捂着心脏。
上大学之前,她一定要让阿星看看,自己戴上那对玉耳环的模样。
后来,萧青婷如愿以偿,收到一所顶尖学府的录取通知书。
离开南河之前,她去老县城的废墟,向何凭星告别。
耳朵上的玉耳环,泛着莹润的光泽。
原本稚嫩的脸庞,有了几许成熟的韵味。
“阿星,我要走了,放假再回来看你。”
“我喜欢你,不会喜欢别人,我只属于你。”
“我会带着你送我的礼物,实现我们的愿望,走遍全国每个角落。”
……
上了大学,萧青婷很少跟人接触,一边上课一边打工。
两个姑姑家庭也不富裕,她得学会养活自己。
萧青婷独特的恬静清纯气质,无可避免引来许多男生的追求。
“对不起,学长,我有男朋友。”萧青婷拒绝文学社社长的表白。
“不可能,我打听过了,你一首都是一个人,身边从来没有男生。”社长不死心。
“这是他送我的礼物,很漂亮吧?”萧青婷指着耳环。
社长这才知难而退,心中依旧不甘。
这么好的姑娘,能做她男朋友的人,上辈子一定拯救了银河系。
萧青婷加入文学社,是因为当初的一句戏言。
高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她的作文得了满分,被何凭星当众念了一遍。
她趴在桌上,像一只逃避的鸵鸟。
“小蜻蜓,你作文考了满分,怎么还不太开心?”
“我不喜欢写那种作文,我喜欢写故事,我以后去写言情小说,男女主爱得天荒地老、死去活来那种。”
“好啊,祝你写出的故事,把读者哭得肝肠寸断。”
……
在文学社里,萧青婷通过刻意训练,文笔越发纯熟。
大二那年,她把赵睿逸暗恋姜苏妍的故事,改编成一篇短篇小说,寄给一家青春杂志。
非常幸运,第一次投稿就被采纳。
几个月以后,她收到三千块稿费。
看到自己笔下的文字,变成印刷体,感觉非常奇妙。
那篇小说,引起不小轰动,杂志的官网上,全是读者哭着写下的留言。
“好悲伤的故事,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
“太虐了,暴瘦十五斤,我以后再也不看这个作者的作品。”
“悲剧才会刻骨铭心,感谢作者,好久没哭得这么酣畅淋漓。”
……
萧青婷在网上浏览着这些留言,心情格外沉重。
这并不是她杜撰的故事。
真实的世界,往往比小说更加催泪。
这篇小说,给了萧青婷极大的信心,她确信自己有写作的天赋。
如果做个自由的作家,她将很快完成何凭星的心愿。
阿星,我会用我的眼睛,帮你去看遍海角天涯。
然后回来,仔细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