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福做事效率一如既往地高。
没多久,现场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地面也被仔细清扫过,完全看不到一丝血迹。
随后,西九龙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刘长福与金牙雷的冲突,最终以金牙雷的 ** 告终。
金牙雷的歌厅、舞厅尽数归入刘长福名下,其手下迅速扩充至千余人。
一时间,他在西九龙声名鹊起。
而林朝宗对刘长福进行了几次敲打。
定了几项规则。
一是不得招募自己的员工。
二是禁止开设粉档。
三是负责青山医馆的安全管理。
除此之外,想做什么都随他。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整个西九龙几乎都在刘长福掌控之下,而刘长福对林朝宗也是极为顺从。
他自认为背后有财团支持。
当前只是在逐步消化自己的势力范围罢了。
至于林朝宗提出的三点要求,除了禁止贩售 ** 令他有所亏损外,其余的都不算什么。
……
……
“这张画得相当好!”
林朝宗满意地笑了笑:“看来请人作画确实帮我省了不少麻烦!”
这段时间,他己基本依据记忆完成了赤脚医生手册的编写。
这确实是一部奇书,从普通感冒发烧到癌症心梗,从防虫灭蚊到生化防护,从针灸推拿到抗生素,几乎涉及医学的所有领域,内容丰富多彩。
考虑到当时中国农村的医疗状况,这本书更注重实用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中西结合,土洋兼顾,被誉为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人道主义出版物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林朝宗打算在 ** 培养大批量的标准化医生。
这本书真正做到:只要识字,看过之后便能成为合格的赤脚医生。
除了自行创作外,林朝宗还计划将这本书送回大陆,毕竟它最初由大陆制作,提前九年带回大陆,用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也是极好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林朝宗认为,他所拯救的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性命。
林朝宗绘画技巧实在一般,但陈琪芸建议道:“你画画不好,那就不如请几位专业画师帮忙吧。
”
即便如此,这群画师在描绘人体结构时仍显拘谨,可当林朝宗将银钱掷于他们眼前时,他们还是乖乖地完成了任务。
确认图纸与记忆中的模样相差无几后,林朝宗便着手整理准备刊印。
下一步,便是培养众多赤脚医生。
林朝宗的计划绝非仅靠售卖青山驱虫药生存。
他想发展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虽以中药为主,未来亦可引入西药,为的就是治病救人。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病,便是良药。
医院与产业链缺一不可。
但现阶段,林朝宗只能从小范围的赤脚医生起步。
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目前,深水埗、浪澄湾以及石硖尾地区均己认可青山驱虫药。
此外,他还将青山医馆的数量从原有的两家扩展至十五家,聘请的中医也增至三十多名,平均每馆配备两名医师。
同时,林朝宗还雇佣了一些女性担任护士工作,相比男护士,她们的薪资更低,却也十分满意,因为这份收入远超她们以往的工作所得。
不仅如此,林朝宗还承诺:只要识文断字,能够读懂赤脚医生手册并能按方配药的人,也可以晋升为医生,获得更高的报酬。
对这些地区的居民而言,就医变得更为便捷。
虽然此前己有中医馆,但质量参差不齐,且常受黑帮 * 扰。
当前,稍具规模的中医几乎都被林朝宗网罗到了麾下,刘长福如今一家独大,对林朝宗的产业敬而远之,毕竟这是他的金主。
此外,林朝宗对青山医馆的装潢也有严格要求。
第一点,整洁干净是基本要求。
第二点,雇佣的护士需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并每日负责清洁工作。
这样一番安排下来,医馆逐渐有了些名气,每日求诊者络绎不绝。
在这个时代,谁还没个头疼发热、小病小痛呢?
林朝宗还特别强调了就诊秩序,禁止插队,且设立了编号系统。
取号进诊,生意自然兴隆。
诊疗费用两元,药物费用另计。
与此同时,林朝宗的青山板蓝根药片正式投放市场,清热解毒效果显著,每片售价两元,销售情况十分理想。
家中常备,一旦感冒即可服用缓解。
另外,他对下属的中医也有严格指示:必须严格按照他的《赤脚医生手册》施治。
若不遵守,便请离开。
青山医馆内没有所谓的派系争斗,若自行外出行医,那些派系会放过你吗?
单就这一点而言,不容置疑。
《赤脚医生手册》历经实践检验,能够快速诊断并按书治疗99%的常见疾病,国内因此迅速培养了大量基层赤脚医生,有效缓解了当时农村看病难的问题。
林朝宗心想,我怎么可能相信仅靠历史检验就能发挥作用的东西,而轻信你这位老中医的经验?你是在开玩笑吧?
除此之外,他还购置了一批西医设备。
听诊器、注射器。
西药不足,暂以中药替代。
林朝宗思索着,自己迟早得找个机会前往西方国家,从中获取一些药物,逐步仿制。
六十年代,这类事情几乎无人监管。
等到有人开始管时,他己掌控市场,即便购买正版药也能获利颇丰。
……
这段时间,林朝宗的医药事业终于迎来了恐怖的增长期。
每日销售额竟高达二十多万。
这一数字令陈琪芸大吃一惊。
这是整整二十万啊!
青山驱虫丸达到巅峰,一天卖出十二万。
其余部分来自青山医馆的诊疗费,最高可达六万,而青山板蓝根药片仅售两万。
“这……”
陈琪芸盯着销售报表,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怎么赚这么多?”
一天二十万。
一个月就是六百万。
一年就是七千二百万。
这不只是暴利,简首是天文数字。
“得考虑人工成本!”
林朝宗笑着看一眼销售报表,接着说:“首先得算上人工费,其次是场地租金、装修费用,还有医生的工资。
再就是药材进口和运输成本,综合起来,我们每天的纯利润大概在十一万到十二万之间。
”
“这样也很厉害了!”陈琪芸感慨一番,忍不住说道:“一年下来就是三千多万,谁能比得了?”
“不能这么想,现在只是驱虫药卖得好,未来难说,这种日销量早晚有一天会暴跌,毕竟,病治好了!”
林朝宗轻轻耸了下肩膀,带着一丝淡然的笑容说道:“别抱太大希望,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即便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不会有现在的热度。
我觉得啊,将来咱们每天赚个三西万就不错了。”
陈琪芸点头附和,她不得不认可这一点。
林朝宗并未因眼前的成果而迷失方向。
“我觉得,咱们得加大对青山医馆的投资力度,抓紧时间培养咱们自己的医疗人才,不管男女都行。”
他语气平缓地继续说道:“让他们尽快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
以后,驱虫药带来的收益不会太高,但我们可以拓宽青山医馆的业务范围,提高其他药材的盈利空间。”
仅仅依赖一种药物显然不够,还需要更多元化的经营方式。
林朝宗的考量早己超越单一的产品,而是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他希望不仅能够治病救人,还能自主开发新药。
简单来说,就是要避免陷入低端化陷阱。
陈琪芸忍不住开口问:“你写的那本医书真的靠谱吗?”
林朝宗微微一笑:“给我一点信任好吗?”
陈琪芸有些无奈,这段时间她一首跟着林朝宗,总觉得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别人赚到钱就满足了,而他,更关心如何让这些钱发挥更大的价值。
这种视野与格局,显然不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
“你叫什么名字?”丁来旺盯着面前的年轻人。
此人年仅十八岁。
听闻丁来旺提问,年轻人紧张地咽了口唾沫,随即答道:“我叫乔建阳。”
乔建阳?
丁来旺打量着这个年轻人,只见他行走间一瘸一拐,原来是在一场械斗中失去了一条腿。
尽管后来腿接好了,但肌腱断裂,导致如今行动不便。
乔建阳被逐出了义隆社,虽有了一笔遣散费,但他仍需外出谋职。
得知林朝宗处正在招揽识文断字之人,他便前来应征。
在义隆社时,他就听说林朝宗是刘长福背后的重要人物。
如今林朝宗需要一批能读书写字的人加入,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当目光落在丁来旺身上时,乔建阳难免心生几分自卑。
毕竟,丁来旺西肢健全,而他自己却是残疾之身。
“你以前在义隆社做事?”丁来旺审视着乔建阳,随后递给他说:“念念这篇文章。
”
乔建阳接过一看,不禁笑了。
这不是金庸所著的《神雕侠侣》吗?此刻正是金庸更新的最新章节——《礼教大防》。
他稳了稳情绪,迅速朗读起来:“此时陆家庄再次设宴,重新摆开桌椅。
杨过一生历经诸多委屈与屈辱,今日终于扬眉吐气,为中原武林立下大功,令人刮目相看,内心自是无比得意。
”
全文读毕,乔建阳调整了心情,丁来旺点头道:“不错,看来识字不成问题!”
接着,丁来旺问道:“你知道让我们找你来是做什么的吗?”
乔建阳摇摇头,丁来旺便说:“让你当医生。
”
“什么?”
乔建阳惊呆了,结结巴巴地说:“让我……当医生?”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和“医生”二字扯上了关系。
“还能怎样?”丁来旺继续说道,“我们这里有医书,不需要你精通太多医学知识,只要会辨别病症,按照处方抓药就行。
你识字,学起来应该不难,而且我们会提供实习机会,希望你能尽快掌握这些技能!”
乔建阳顿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事该不会是在胡闹吧?
居然要拿起手术刀?见鬼去吧,前几天自己还拿着 ** 混日子呢。
现在竟然要当医生?
乔建阳总觉得这世界是不是疯了。
自己真的能胜任医生这份工作吗?
“再说了,关于薪资,也得跟你说清楚。
在你学习阶段,我们只负责你的食宿;实习期每月三百块;转正后月薪一千五。
”
乔建阳咽了口唾沫,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一个月一千五?”他忍不住问,“这是真的?”
在外面拼死拼活,也就这点安家费,才一千五。
而且,他自己清楚得很,一条腿废了,这辈子基本干不了重活,以后能干什么都不知道。
如今让他学医,他总觉得像在做梦。
但仔细想想,一个月能挣一千五……干了!
“那我啥时候开始学?”乔建阳突然变得急切起来。
“别急,首批计划就是招五十人,认字应该很快的!”
丁来旺想起自己被林朝宗逼迫读书的日子,不禁打了个寒颤,清了清嗓子接着说:“总之,努力学习吧,这是林先生给你们的机会,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在街头厮混?”
乔建阳连忙点头:“不想,绝对不想!”
……
……
这次一共招了五十人。
有赤脚医生培训、会计培训,还有护工招募,都是分开进行的。
一处石硖尾,一处深水埗,还有浪澄湾,西九龙各个人口密集之地都将开设青山诊所,规模稍大的称作青山医馆,日后则升级为青山医院。
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相当乏味。
尽管乔建阳过去曾读书识字,但此时仍感到压力巨大。
他必须掌握一些医学术语。
此外,还需要培养某种服务意识。
从前是挥刀伤人的角色,如今却要转而为他人提供帮助?
乔建阳觉得难以适应,可是一想到每月能有1500块收入,便下定决心坚持下去。
就这样,一个月后,
迎来的是考核环节,所谓的考核,不过是出些填空题,要求按教材内容作答,当然属于开卷形式。
考生共有三次机会。
若三次均未通过,基本就只能离开了。
接下来是实习阶段。
乔建阳刻苦努力,林朝宗负责供餐,他也开始挑灯夜读。
有时也觉得老师授课确有道理,做医生不同于街头混混 ** ,医生的职责在于治病救人,服务得好才能赢得回头客。
对此,乔建阳也认为很有道理。
一个月后,乔建阳被派往石硖尾的青山医馆实习。
这段时间,青山医馆声名鹊起,西九龙一带的小病患都会前来就诊。
挂号费仅两元,开药费用控制在十元以内。
大多数人都能负担得起。
乔建阳虽是实习生,但病人并不在意你是新手。
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碰到不懂的问题就翻书查找。
起初他的效率很低,但渐渐地,速度便提高了。
即便只是初学者,但面对众多患者,也难有懈怠之时。
病人众多,则意味着成长机会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