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就定为《探寻古昆仑与乞力马扎罗山之谜》,你觉得如何?”
看到邓长江点头同意后,孙智清提议。
对他而言文章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传播开来。
简单交流之后,邓长江赶回荔城的空间实验室。
那里加速生长着古老生命体,已经度过了相当于三百万年的演变过程,即将发展成多细胞生物——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发现!
就在这个时候,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报道。
例如:“某位主持人居然给科研机构的学者们上了生动一课”
“金字塔竟模仿《山海经》而建”;
“解开不死之谜:长生药确实存在,它藏在……”;
……
一个接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配上详细的解读信息迅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人们知道了邓长江以及他独特的硬核科学频道。
粉丝数量不知不觉间攀升至5000万。
即使没开播也有50万人在等待。
面对如此景象,连平台自已都傻眼了。
毕竟,即使是人气最旺的游戏主播或娱乐达人关播之后,也很少会有人长时间守候。
对此,平台紧急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方案。
希望可以开设专门讨论区以便网友互动交流。
否则服务器的压力实在太大。
接到邀请电话后,经过一番思考,邓长江决定接手管理新的论坛。
毕竟所有这些兴趣爱好者都是因他而聚集在一起。
还给他们的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新流量。
说他是这个平台的摇钱树也不过分。
“啊?居然还有人打赏给我?”
拿起手机,邓长江进了直播间后台。
很快就发现了自已的礼物栏。
数额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
换算成现金,至少也有100万!
“这还真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他忍不住笑了笑,耸了耸肩。
怪不得那些主播能赚那么多。
这才播几次,光是礼物收入就有100万。
但……
重生一世,他只想好好做研究和普及知识。
对钱没太大兴趣。
“叮!”
这时候,脑海中响起系统的机械声。
“恭喜宿主完成本次科普活动。
根据此次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您获得了39万点科普值。”
邓长江的眼睛亮了起来。
脸上露出喜色。
这才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东西。
“又可以继续购买古生物基因了。”
看了一眼余额。
他走到时间加速室外。
开了门。
“轰!”
大门缓缓打开,充满了未来感。
不过里面的时间加速因为科普值用完已经暂停。
回到了正常流速。
要不这样,他还真不敢进去。
在加速状态下,呼吸一下可能就已经过去好几百次了。
“真的长出多细胞生物了?!”
走进实验室,看向两个培养皿。
一个是在无氧条件下,另一个是有氧条件下。
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命进化的方向。
经历了数次失败后……
两个培养皿里的细胞都适应了自已的环境。
并在时间加速三百万年的情况下,完成了进化。
其中有氧的那个产生了真核多细胞生物。
这一幕。
很像是六亿年前,随着氧气增加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后真核生物出现的过程。
邓长江赶紧拍照取样记录数据。
这些数据非常宝贵。
对于理解氧气的影响十分关键。
“下一步,就是微调了,采用低速度的方式检测这两种生命的寿命。”
记录完后。
邓长江退出时间加速室,再次调整参数。
“轰!”
周围的空间剧烈变形,一股强大的力量开始运作。
加速器内的一切都被笼罩。
他的余额也在逐渐减少。
这次用了最低的加速度——一天等于现实里的一千年。
这样算下来,现有的能量也完全足够。
一个小时之后。
加速室内已经过去了41年。
观察仪器中显示有氧条件下多细胞生物已经开始老化。
而无氧的却没有明显变化。
“看来,在代谢上差距确实很大,不知道繁殖能力呢?有氧条件下的多细胞是否会进化?”
在他之前的直播里曾经说过。
氧气增加了会让许多生物灭绝。
但也提高了它们的繁殖能力。
最终促进了寒武纪时期的大繁荣。
如果实验能证明这一点……
那么氧气不仅仅是缩短寿命那么简单了。
很可能还会强制改变生物潜能。
因此,在繁殖力方面无氧生物就很薄弱。
因为它们本来就强大,不需要频繁繁衍。
自然也就有着长达几千年的寿命。
每次后代出生都会榨干一些潜能。
通过不断繁殖……
这种潜能会被逐渐削弱。
带着震撼的心情。
邓长江深深吸了口气。
拿起了笔纸,开始对比两种环境下细胞的潜力差异。
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就在同一时间。
一篇标题为《古昆仑与乞力马扎罗山》的研究报告发表于sce杂志上。
果然不出所料。
这份报告一发布立刻引发了学术界极大的反响。
文章作者同样是邓长江。
之前《月球起源与开天辟地理论》也是他写的。
也让更多的国际学者知道了这个名字。
同时,京城研究所派出了专家小组前往非洲乞力马扎罗山探险。
领队是该领域著名学者孙智清教授。
他们的目标主要是探寻长生不老的秘密。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找到制造长生不老药的配方。
这对于应对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
日子慢慢流逝。
周五再次来临。
早上时分,关欣颖主持了一场会议。
讨论的重点就是如何配合邓长江做好即将播出的节目。
“相信大家都知道,因为邓长江主持的科普栏目,我们电视台焕发新生。”
最高纪录突破市内67%收视率,并带动其他节目平均提高0.2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在荔城以外地区也开始有很多人在收看我们的频道。”
关欣颖严肃地说着,注视下方的工作人员:“虽然我们在内容上帮不上什么忙,但我们必须要确保技术设备和服务上的万无一失。”
省台副总冯林前几天建议关欣颖来省台任职,做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