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讲日食,学生们非得说月球上全都是尸体。”
“这些问题真是够难对付的,除了邓长江,怕是没人答得出来……”
“哦对了,李雯绣,你刚休完产假,知道咱们城里新出的一个科普节目吗?”
看到满脸迷茫的李雯绣,其中一个老师说道。
李雯绣摇摇头表示不清楚。
她根本就不明白什么科普、什么真相、谁是邓长江。
只知道自已休完产假回到学校后。
发现全校上下这种探求知识的热情简直爆棚了。
同事们给她慢慢解释了一下情况。
可听完后她反而更迷糊了。
“你说氧气是有毒的?女娲其实是一艘探测船,盘古其实是由一群人组成,并把月球推到现在的位置?”
同事点了点头。
一脸严肃地说:
“没错,相关部门已经在研究这个问题,相信不久就会有结果。可惜了你生完孩子才回来,本来你的孩子可能活上千年……”
邓长江说过,人一出生就自动开始吸氧。
吸入得越多就越依赖。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最好是下一代做起。
李雯绣只好干笑几声,随即拿起手机,在网上搜寻关于邓长江节目的相关视频。
……
随着时间推移。
由邓长江主持的一系列科普节目已经风靡全城。
尤其是在解说了盘古开天地之后。
人们每天都要聊聊,下次他可能会揭示什么样的秘密。
整个荔城都被一种探秘古老文明的热情笼罩着。
即便是没有亲自看过节目的人……
也会被周围那些自封为“万事通”的朋友们硬塞知识。
“你们肯定不知道吧,实际上氧气是有毒的!”
“谁说我瞎说?研究所都已经证实了!”
“而且据说女娲补天与盘古开天地两次大事件背后都有外星文明参与!”
“不聊了,我的《山海经》快递送到了,今天晚上准备好好研究一番。看看‘后羿射日’背后的真相。过不了多久,那个节目又该更新了。”
而在网络世界。
邓长江几次现场解密的录像被广为流传。
加上各种震撼标题。
迅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
诸如:
《震惊:女娲补天及盘古开天地背后的真相让无数人感慨万千》
《每逢圆月之夜必须知晓的秘密:月球上有众多遗骸!》
《揭开月球神秘身份的真面目》
《最新文明评定标准出炉:我们竟是零点七三级别的低等级文明!》
每一条标题下面都配了邓教授演讲的画面。
在全国掀起了轰动。
不仅如此……
最新的科学研究论文进一步引发了学界的热议。
这篇论文题目为《盘古计划及其影响》。
里面提供了很多证据。
指出最初月球的确离我们很近。
后来因实施了“盘古开天”计划被推送至今的位置。
同时为纪念先民。
还在月球上创造了许多天文景观。
它的作者正是华夏学者邓长江。
全球各地对此纷纷展开激烈讨论。
越来越多国家尝试用自家流传下的神话传说来推测是否存在过外星文明。
并寻找遥远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线索。
……
荔城。
空间实验室。
邓长江正专心做着一项生物对比实验,突然,他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叮!因为你最近做的科普宣传影响到了海外8000人,获得9000点科普分。”
“叮!因为你的科普在国内有13万人关注了,你又获得了5000点科普分。”
紧接着,他的科普账户上多了14000点科普分。
放下了手里的研究器材,邓长江的眼神不由得亮了起来。
原本没想过。
自已简单的科普行动竟然还能继续赚科普分。
但他注意到这次的数字……
不禁皱了皱眉:“系统,为啥国内13万人才给我5000分,而国外只有8000人却能得到9000分呢?”
系统机械声答道:“国外的人受到论文传播影响较多,他们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因此科普得分也会相应高一些。”
“这是因为让受过更好教育的人改变观点,通常更不容易,所以得到更多的科普分作为奖励。”
听完系统的回答后,邓长江轻轻点头表示理解。
也就是说。
接下来应该鼓励更多高质量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比如sce这类杂志。
事实上,就在前几天,钱云天在这类期刊发了一篇文章,事先可是经过多次协商才获得同意的。
看来这种做法不仅能推广研究成果,还能够增加个人的科普分数。
看了眼自已账号中的14000分。
邓长江露出一丝苦笑。
自从上次结束了盘古开天讲解会之后,他就一直窝在实验室里观察基因变化。
时间过得真快。
已经三天了,这些样本经历了模拟下数万年的变化。
但自已的科普积分也花光了,如果不是这两次的补充,恐怕他已经没有一点余地了。
“都已经这么久了,这古老的生物样本还是毫无反应,真是既费财又耗科普分。”
正在这时。
手机响了。
来电的是研究所里的老朋友孙智清。
“嗨,是邓吗?我们已经批下了你说的那个特殊实验室项目!”
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与激动。
听到这个消息,邓长江也笑了起来。
这次终于实现了。
要知道,在过去这样的项目申请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多亏了他的科普活动提高了人们对于氧气问题的认知度。
“对了,我们所准备办一场讲座,想请你来讲讲你的理论。大家之前听了你的讲解都非常感兴趣。”
电话另一端稍稍停顿了一会儿,“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方便?”
的确。
邓长江的研究成果不仅扣人心弦,甚至比传统故事更有吸引力。
唯有一点不尽人意的就是每次公开的内容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展现出来。
因此这次研究所里的同事们都一致认为请他专门来进行一场详细的介绍比较好。
面对这样的邀请。
邓长江心中窃喜。
正好缺少用于继续研究的科普积分啊!
而这样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聚集一起,只要稍微努力一点,肯定能带来丰厚回报。
“可以安排一个时间。”
假装犹豫了几秒后邓长江就欣然应允了。
关于这次的主题内容……
他也早就有了一些初步想法。
既然想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就必须得拿出真正震撼并且具有启发性的资料来。
……
在京都的一个重点科研机构内部会议室里。
班东临焦急地看着刚挂断通话的孙智清问:“结果怎么样了?他会来么?”
他们身后站着一群同样好奇不已的科研人员们。
自上次听完邓长江的报告会后。
这些人感觉自已像是被深深吸引了一般。
那遥远历史上的传说一旦变为现实,那种视觉冲击力实在是令人难以忘怀。
连续好几天晚上失眠。
每到夜深人静时刻,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回想起那段壮丽场景。
见到此情景,孙智清自豪地说:“搞定了,对方答应会过来作专题报告。”
不过,他表示这将采用公开讲座的方式,还会在网上直播共享给大家观看。
班东临略显惊讶,但考虑到广大网友对此事的关注热情,最后点头认可。
至少能让更多感兴趣者一同见证这份精彩。
“那么就把日期定在明天吧。”
与此同时。
邓长江回到了自已的小实验室。
趁着等待期间顺便打开了在线直播平台看看反响如何。
虽然现在并未开播,但是已经有几十万人在线等着他再次出现。
评论区讨论热烈:
“距离下次直播太远啦,感觉每天都过得很煎熬哎!”
“我整整等了四个夜晚,你知道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有多难吗?”
“我对后羿射日的故事做了些调查研究,并有了新的看法,现在越来越认为他是一个负心人。”
浏览了片刻之后。
看着这些奇怪而又充满想象力的观点,邓长江笑着摇了摇头。
于是打开后台管理系统调整了一下直播间公告,宣布将在明日于研究所内开展新一次线上公开课。 “受燕京研究所的邀请,明日下午2点,将举办一场科普公开课,并会进行现场直播。”
修改完毕。
他退出了直播间。
而在直播间里,这一消息被眼尖的观众发现后……
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天哪!快看公告!”
“哇!!厉害了我的哥,去给燕京研究所做科普?主播太牛了!”
“真的假的啊!明天又要直播了,这回不用等上好几天?”
“挺想知道这次讲啥内容,该不会提前讲后羿射日吧??”
“我觉得后羿绝对是渣男,《山海经》里的描写就是证据!”
“……”
屏幕顿时热闹起来,弹幕刷个不停。
那些长期泡在直播间的观众们一下就沸腾了。
自从那次和研究所三位专家连线之后,他们渐渐认识到了燕京重点项目的科研实力。
这里汇聚了很多领域的顶尖高手。
他们专门负责解决国际上的难题和技术前沿的研究工作。
但是……这群人居然主动请邓长江给他们讲课!
而且讲的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