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长江又抛出了另一个惊人观点——关于远古时期的医疗卫生。
“远古民族认识到氧气的危害性之后进行了多种尝试,并最终研发出了一种专门用于治疗氧中毒的药品。”
当说到这个药物时,孙智清猛地站起身来。
……
荔城市区。
虽然时间已经很晚。
但是……
今晚注定是个失眠之夜。
多数人家都在收看邓长江关于《山海经》的科普节目。
“老头子别睡了,现在正说着能治氧毒性的药呢!”
“真的假的?难道古代人真发明了这种药物?”
“细想一下倒也合理。不然的话外星来客也不至于为了消除氧气毒性才发动那次洪灾……”
大家都跟着邓老师讲述的故事陷入了沉思。
同时。
人们对于古人的这项技术充满了好奇。
屏幕上。
邓长江毫不隐瞒地说出了真相:“《山海经》曾经说过,在名为轩辕之地的人们普遍长寿。寿命最少也有数百年以上,最多能达到千年之久。”
“由此可见该地人民最早开始使用某种药物延长寿命,从而摆脱了氧气带来的限制。因此能够轻松活上几百年。”
“书里还提到他们之所以拥有超长的寿命,是因为服用了一种特殊的——长生不死药!”
演播室内,邓长江停顿片刻后再度发声。
给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事实:“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丹其实并不是为了追求永恒生命而制备的,而是作为一种对抗氧中毒的有效解药,帮助人们脱离氧气的束缚!”
前生研究此段内容时。
他曾亲自到昆仑山寻找所谓的神药。
不过。
亿万年来天地间沧桑巨变。
即使《山海经》流传至今,真正的“西昆仑”却早已不是现在的样子,可能根本不在亚洲范围内。
然而这一次借助系统的模拟功能,有机会解开谜团。
尽管相隔漫长岁月,那仙丹也许早就失去了效用。
“除了开发出长生药以外,古人已经普及了复制自身的技术。”
最后,邓长江总结了一下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书上讲:无启国的人无论性别均不会繁殖后代。去世1年后,他们的尸体能够自行从土中钻出来再生。”
“这就是指一种克隆方式:因为复生者在外观与基因上完全一致”。
“这也是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最早的克隆例子!”
“还有就是非常先进的换头技术,比如《山海经》里常有描述人头兽身的生命体,实际上这些都是早期生物科技实验的结果。”
通过邓长江的解读。
观众面前出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版本的《山海经》,不再是简单的神话故事。
“所以我才说,《山海经》其实是远古文明的一部科学百科全书,只是怕被外星人发现,才故意用神话包装起来。”
面对着镜头。
邓长江向电话另一端的那个女老师问道:“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吗?”
那边显然被这番“专业”的说法给吓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对方才磕磕巴巴地说:“没……没有什么了……”
邓长江点点头道:“那行,接下来继续下一个连线提问。”
回答完后面的问题,他就差不多可以结束这次分享会,并准备开始整理奖励事项。
京都。
重要项目研究所。
班东临的认知正被邓长江的各种见解所颠覆。
一册本来充满了奇异传说的老书,在经过邓长江一番剖析后……
变成了古老时代的技术大全!
而且仔细研读《山海经》后。
他发现这些分析确实很有道理。
每个推论都依据充分。
然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远古时期竟然存在一个科技水平如此之高的社会!
他们已经可以对整个世界的地貌进行全面探索了。
甚至医学上已经达到了替换头部、复制个体等水平。
更别说交通运输工具,都已经发明出了飞行装置。
在他为这一发现而惊叹不已时。
一边的孙智清则是异常兴奋,嘴里不停地嘟囔着:“长生药!竟然是长生药!”
“原来古人早就研制出了一种与氧气相克的长生药!”
“正是这样没错!要不然他们怎么可能存活几百年甚至更久?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种长生药物引起了其他高级智慧生物的关注并加以遏制,所以引发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如洪水!”
结合之前邓教授所说的观点。
为了更好地控制地球资源,来自宇宙深处的生命释放了额外多的氧气。
导致我们这里的居民寿命大幅缩短,只有几十年时间。
没有长久的时间积累知识和技术。
人类的发展速度受到极大的限制。
设想一下。
假如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科学家能够活几千岁的话,那么现在的技术水平恐怕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吧?
“老班长啊,听我的没错,邓长江说的绝对是真的!外星生命一定存在,而且空气里肯定藏有秘密!!”
想到这里。
孙智清立即转向班东临,十分坚决地说:“我们应该尽快成立专案组进行深入研究!”
班东临望着孙智清沉思了好一阵子。
叹了口气。
如果是在观看这场直播之前,自已一定会断然拒绝这个提议。
清脆的童声在教室里响起。
汪部听后愣住了。
这孩子……
是从哪儿听到这么离谱的说法?
他教了一辈子书,头一回听说人能活到一千岁。
“咳咳,小小,实际上……”
正当他准备纠正许小小这种错误的观点时,却听到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刘老师,许小小说得对!昨天电视里的哥哥也是这么说的!”
“哥哥说,如果我们不呼吸氧气,就能活那么长时间,有些人甚至活得更久!”
“他说氧气有害,我们每天都在慢性中毒。”
“刘老师,我们不想中毒,我们也想活到一千岁,您能帮帮我们吗……”
……
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满怀期待地望着汪部。
孩子们的声音清脆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