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5章 终于有人重视这个问题了

深吸一口气,稳定住情绪,拿起电话给领导打了过去,“喂?台长啊,是这样的,咱这里副总编的位置空了很久了吧?我想推荐一个人选……”

……

荔城这边,邓长江结束了直播间内的模拟演示功能之后,古地球画面渐渐消失于屏幕上,他再次回到了观众视野中。

耳机里响起古建松的声音提示连线三位粉丝解答一些问题作为直播结尾部分。

“我们刚刚完成了对女娲补天故事背后的科学解读,大家一定有不少好奇之处吧,现在开始连线第一位听众。”

紧接着,在市电视台内部各部门迅速联动下,很快就有来自一名普通听众的声音接入进来:

“主持人好,我是一名当地的出租车司机,刚刚看完您的解读觉得非常有启发,不过还是有个困惑——真的存在外星生命吗?”

提问语气礼貌而充满求知欲。

邓长江听后眼睛一亮,终于有人重视这个问题了。

这是全人类迈向认知更广阔世界迈出的重要一步。

满怀希望地面向镜头回答道:“绝对有外星生命的存在!”

没等对方进一步反应过来,他就继续补充说明道,“不仅如此,通过严谨的方法我们甚至可以预测出它们可能出现的位置以及大致数量呢!”

此言一出,现场和线上平台立刻爆发出热烈反响。

……

即使已是深夜11点多钟,整个城市无数人家依旧亮着灯光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这场特别的直播活动。

“难道还真有可能遇见外星人?这种事也能推算出来的吗?”

“赶紧来看,邓老师要用数学来证明外星生物!”

“真是一堂精彩的科普课啊,原以为会是个神话传说讨论会呢!”

大家都兴致勃勃,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

想知道这位专家到底如何得出如此结论。

而在网络平台上,弹幕也彻底爆发开来,满屏皆是诸如“这也太厉害了吧!”或者 “假如真能证实的话那《山海经》说不定真记载了一些远古高级文明信息哦!”之类的信息。

有的人还脑洞大开:“假使真的有外星生命存在的话,那么我们平时呼吸的新鲜空气里其实是有害物质吗?”

所有人都急切盼望着邓长江能够给出答案。

……

京都的一个重要项目研究室,该机构专门处理国家尖端科技的研究工作。

聚集了一批各个学科领域的杰出人才。

每个人都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

就在这个时候,所长班东临被好朋友孙智清半夜拉到了这儿,心里不免有些不满,“老孙呀,你到底搞什么呢,这都三更半夜把我从家里拽出来。”

孙智清却慢悠悠地说起了事情始末:“别急嘛,等你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就知道为什么了。据说有可能揭示出氧气对我们不利的事实,还有可能与某个外来种族相关。”说罢便打开了一档正在播出的科教节目。

画面上出现了邓长江的身影,正在耐心细致地解释有关外星文明可能存在性的理论依据。

“地球上不仅存在着异形物种, 我们还能依据科学研究来推测他们的存在性及其分布概率,” 听着这样大胆却又令人难以忽视的观点,让一直持怀疑态度的班东临也不禁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开始认真地跟随节目的节奏聆听起来,试图从中寻找那些或许会被忽略的关键细节。

邓长江转过身,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930亿光年,这只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范围,其实宇宙远比这还要广阔得多。”

“看看银河系吧,里面有大约1000亿到4000亿颗星星,还有很多星团和星云什么的。”

“咱们就用保守点的数据来说话,取最小数,1000亿颗星来算吧。”

“除去距离银河中心较近的一部分,剩余每颗恒星附近平均至少有3颗行星围绕,而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就有8个呢。”

“继续保守一点的话,按平均每颗星带3颗行星来算,整个银河系里估计得有个3000亿颗行星才对。”

“下面再讲宜居条件。适合居住的地方需要合适的光照、水源等,这种条件大概占比1%—10%的样子。”

“同样选择最小的比例1%,也就是说符合条件可以住人的行星数量大约为30亿颗。”

邓长江说着,将这些最基础的数值逐一写在了板子上。

这是非常谨慎的方式去推算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几率。

“即便达到了这样的环境标准,并不代表一定会产生生命体,就像金星、地球还有木星虽然都是潜在宜居区,却只有地球上发展出了生物群落。”

“根据现有的统计分析显示,在一千颗具备居住条件的行星里面,大约只有5个会真的生成单细胞或更高级形式的生命。”

“按照这个百分比计算得出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球数目大概为1500万颗。”

他又回到前面,在黑板上添加了一个小千分之一的标记。

“一旦产生了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之后,它还需要长时间演化才能进化出智慧生命,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如果某个种族进化到了能够理解世界万物的地步,接下来他们肯定会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这个转化率被认定非常高,几乎达9成之多。”

“再以90%乘以前面的结果,可以推测出约1350万个拥有高等科技水平的世界存在于银河系中。”

讲到这里。

邓长江重新面对镜头总结说:“仅限于咱们自已所在这片星域就有这么多个文明可能已经达到了可以脱离本土探索宇宙的程度,当然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考虑到我们的家园至今为止也才46亿年的历史而已,不妨大胆猜测下如果有100亿年以上历史的话,这里面至少10%的天体是有资格向外扩张的。”

“这意味着银河之内或许真的存在着多达135万种不同的星际文化!”

电视机前无数网友被这串逻辑链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