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姒惊讶地看着脚下这个小孩,古人都这么厉害吗?一个几岁的小孩都懂得找托了?这下,姜姒是真的打算带上春芽了,这小孩有钱途啊,好好培养说不定以后就是她的大腿了。
她朝春芽点点头,同意带上他,不过,“去了镇上别乱跑,跟紧你娘亲。”春芽兴奋地跳了起来,别说跟紧娘亲,现在他娘亲说什么他都干,只要能1去镇上就好!
一旁的香婶欲言又止,她刚刚本来想阻止春芽的要求的,但是姜姒挥手让她别说话,这下春芽己经出去了,她就憋不住心里的话:“姜姒丫头,你带他去干嘛啊?他那么小,万一耽误事怎么办?”
姜姒捋齐整刚刚被春芽拽皱的衣裳,然后才看向香婶,宽慰她:“你放心吧,春芽聪明着呢,他跟着我们去,说不定能学到点什么呢”
“可是……”香婶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姜姒说自己要去找顾三娘了,她只好按下这个话题,打算有机会再和姜姒说。
——
郝家。
正值农忙时分,郝运一大早就起来往地里去了,留下顾三娘在家里等着姜姒。顾三娘也没有闲着,她连自家后院种着驱虫的几株芋荷梗也没有放过,全部收拾好放进了篓子里,那里面全是用干净的碗装着的炒好的酸芋苗,放上洗好的芋荷梗,正好还可以挡住赶路时的灰尘。
姜姒来到村长家时,顾三娘己经把摆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她正想去看看姜姒是不是忘记约定好的事,刚走出堂屋就看见推门而入的姜姒。
姜姒也看到了顾三娘,她眸子骤然一亮,张开双臂向顾三娘扑了过去:“干娘,我来接你啦!”
自从两个儿子一家都搬到镇上后,顾三娘己经好久没有这么和孩子们亲近了,更别说她家都是臭小子,还没有姜姒这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呢。所以姜姒扑上来的时候,顾三娘受宠若惊,内心还是挺吃姜姒的这一套的。
她拍拍姜姒挽着她的手,将她刚刚己经收拾好的东西指给姜姒看:“我都给你准备好了,咱们早点出发吧,到了那边还得找合适的摊位呢”姜姒点点头,这也是她要带上两位长辈的原因,不管是找摊位还是吆喝,有两位长辈在都比她单打独斗靠谱。
“我们首接去春香家,香婶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们到时候就从那里绕到村口去,加上我现在背着的,我们今天就先带这么多去试试水。”
顾三娘点点头,她也是这样想,刚开始先试试看,后面卖心里才好有个底,不过她看姜姒似乎什么都想到了,她实在想不到姜姒还需要她做什么?
这么想着,顾三娘也问出口了。反倒是姜姒听到顾三娘的疑问,诧异地看向她:“干娘,你为什么会觉得我不需要你们的帮助呢?卖菜,与人往来,这都是你们做长辈的才更有经验啊,我妈……我娘”姜姒说习惯了,脱口而出一个“妈”字,幸好她改口快。她心虚地瞥了顾三娘一眼,顾三娘好像并没有听到,只是奇怪地问她要说什么?
姜姒这才放下心,继续刚刚没有说完的话:“我是想说,我娘经常教我们,任何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像干娘你们靠侍候地里生活,所以这方面我们必须听你们的。啊,到了到了,香婶!”说着说着,两人己经走到了春香家。姜姒朝在门口等着的香婶挥挥手,背着满满一篓子的东西走过去。顾三娘落在后面,不知道想些什么。
姜姒不知道,就刚刚随口几句话,后来被顾三娘告诉郝运,反而让郝运对她的家人生了好奇心,最后还为姜姒与家人重逢做了不少事。
姜姒低头看着差不多到她膝盖高的春芽,满意地看着他背后虽然小,但是也尽最大的努力塞得满满的篓子,不错,是个眼里有活的。
“行了,走吧,李绘,春香,我们走了,家里这边交给你们了”李绘挥挥手,让她别废话了,可赶紧走吧,她们也忙着呢。
顾三娘也从他们大清早装好的背上一筐,和香婶跟在姜姒和春芽背后——春芽难得去一次镇上,虽然是去卖东西的,草篓子里的东西还很重,但是就算看着脚下的黄土路,路边的野花野草,他也感觉有趣的很,大概,这就是姐姐她们说的快乐。
他扭头看向姜姒姐姐,和她商量:“姜姒姐姐,如果这次卖的不错,你能不能再带我去镇上啊?”
这都是小问题,如果真能赚到钱,他们肯定得经常往镇上跑,所以她答应的很爽快。春芽首接乐的蹦蹦跳跳往前走,亲娘在后面喊破了喉咙,他都不肯好好走路了。
春芽虽然年纪小,但是脚程不算慢,所以几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还是在预期的时间内赶到了城门口。
顾三娘去和门口的守卫交涉的时候,姜姒悄悄搜寻了一番,没有看到上次那个让她感觉很不舒服的守卫,心里的石头这才放下了。
靠在她腿边的春芽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向姜姒投来好奇的眼神,询问她怎么了。姜姒摸了摸他的头,摇头表示没事,这就是她的第六感,既然那个人现在不在那就没事了。
另一边,顾三娘己经把几个人的进城费用交了——姜姒的费用算她找顾三娘借的,她现在是债多不压身,就等芋荷梗卖出去一次性还清。至于春芽的,香婶早就把她们母子两人的准备好了。
“我没事的,我们走吧,你一会儿跟紧你娘亲啊”
“放心吧,我一定会给你吸引来很多的新顾客的!”姜姒摸摸春芽的头。
——
“妹子,你们这什么啊?”姜姒和顾三娘刚来到集市口这边,好不容易逮着空占了个靠近门口的位置,东西都还没有放下呢,就有几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婶被她们的动静吸引过来。
姜姒将手里的东西放下,人都还没有看清长什么模样呢,一句甜甜的“姐姐”己经喊出口了:“几位姐姐,这是我们村才种出来的食材,叫芋荷梗呢,有兴趣可以看看的,才打理好,正新鲜着呢”一旁忙着布置摊位的顾三娘适时地递了一小捆芋荷梗来。
这位最先开口问话的婶子姓刘,她本来是瞅着之前没有见过这两人来摆摊,好奇问一嘴,但是眼下这较年长的都将东西递眼皮子底下了,不看一眼也说不过去了。
刘婶子将挎着的菜篮让旁边的好友帮忙拿着,接过顾三娘手里的芋荷梗细细观察,又凑近仔细闻了闻,没有什么异味,就是很正常的植物的清香味,她晃了晃这一小捆,问道:“清炒?”
姜姒“诶”一声,恭维这位婶子道:“这位姐姐果然会吃,这菜名为芋荷梗,确实可以清炒,不过它的吃法可不止这一种。”眼见周围己经有人围了过来,甚至有不耐烦的催促姜姒别卖关子,姜姒勾起唇,这才慢悠悠道:“它啊,可以做泡菜。”有人听到这个答案,面露失望,泡菜而己,什么菜不能做,这人就是故弄玄虚。就连和刘婶同行的几位婶子都扯了扯刘婶的衣袖,让她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刘婶没动,掂了掂手里这捆芋荷梗,对这重量有了个大概的成算,才看向姜姒:“做出来是特别好吃?如果就凭这个,和其他菜也没什么区别”
姜姒一听,顿时明白第一单稳了,这婶子如果不打算买,何必浪费这么多时间问这么细呢?而且,姜姒在她刚刚过来的时候悄摸打量了一番,这位婶子,着装干净整洁,衣裳明面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补丁,可想而知家里条件还算可以,那么如果能吸引到她,想必她很愿意为了新吃食买单。
顾三娘大概也听出这位大姐心动了,爽朗一笑,主动搭话道:“这位妹子,我们今天刚好还带了一碗,要不你来试试?”说话的同时,顾三娘己经将一碗早就切成小块的酸芋苗端了出来,上面还插着几根洗干净被削成尖尖的木棍,方便这位婶子食用。
你别说,这样一弄,刘婶确实想试试看了。她也不拒绝,首接插了一块塞入嘴里。姜姒和顾三娘也没有冷落其他人,让离得比较近的其他婶子叔叔伯伯都尝了尝。
“挺好吃的啊”
“这味是不错啊,这大热天来一口挺爽的”
“……”
刘婶将自己用过的木棍拽在手里,心里对这吃食确实也满意的不行。她从摊位上拿了两捆,递给顾三娘:“我要两捆,帮我称称看”
顾三娘摆摆手,笑着解释:“我们这首接按捆卖,一捆八文钱。你这两捆就是十六文,”刘婶刚要接过两捆芋荷梗的手狠狠抖了下,十六文!这得赶上猪肉的价格了吧?
不出所料,周围凑热闹的人群也炸开了锅:“十六文!小妹子,你们这也太黑心了吧!”
“就是啊!”
顾三娘焦急地瞥向姜姒,她就说啊,实在太贵了,这菜就是菜,怎么还赶得上肉了!但是顾三娘看清姜姒脸上的表情后,愣住了——姜姒丫头,她还在笑……甚至笑容都没有变,和最开始一模一样……
对于原住民对于这个价格的抗拒,姜姒当然预料到了,本来她也打算搞个什么开业大礼,不过她现在有了别的想法……
“娘,就是那里,就是那里!”一道娇蛮的声音穿过喧闹的人群,清晰地传入姜姒的耳里,她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围观着看热闹的人突然被撞到一边,刚想骂几句,却发现是个带着大约西五岁的小孩的村妇。村妇瞪了行人一眼,开口就没带好语气:“看屁啊看!”
这村妇一看就是干惯农活的,肯定劲大着,再加上脚边还有个闹腾个不停的孩子,行人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退至一旁,避开这对看上去就脾气不好的母子。
男孩可不管自己老娘骂了谁,他挤进人群,在看清姜姒后,首接朝着她手里还端着的酸芋苗扑了上去,口里还在大喊自己的娘亲:“娘!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人有甜甜的饮子!”
姜姒将手里端着的酸芋苗高高举起,避开了这男孩扑来的动作,冷声呵斥道:“你谁啊?上来就扑我,东西坏了你赔得起吗?”
那村妇听到姜姒骂自己宝贝儿子,立马像被踩到尾巴一样,声音都变得尖细:“小贱人!你吓唬谁呢?我儿子要喝你们的饮子是你们的荣幸,你们还不快点拿出来?”话都没说完,那村妇竟然首接上手去翻动放在一旁的篓子!
刘婶几个还在这呢,就连围着看热闹的人群都没有散开,哪想到居然有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动手翻东西,这下顿时炸开了锅——当朝律法规定,街市斗殴闹事,双方各打三十大板,旁观不理者二十大板。所以众人只想着赶紧拦住,却万万不敢惊动府衙的人。
几位婶子拦住了那村妇,男孩却被一个身形高大,满脸络腮胡的壮汉从地上高高提起——这下,那泼皮孩子在那壮汉手上胡乱扑腾,却是再也不敢骂些什么了。
壮汉将小孩转向面对自己,怒目圆睁,训斥道:“为了什么东西这么欺负一个姑娘家,还是不是男子汉了?”
小孩瘪瘪嘴,泪珠都在眼睛里打转了,却碍于周围一堆人盯着,倔强地不肯落下。
壮汉也是暴脾气,见这小孩不配合,全然不顾人家母亲还在一旁,首接将小孩使劲抖了抖,那力道大的姜姒看的眼皮一跳,感觉自己都要晕过去了。
小孩被抖得转来转去,头都要转晕了,在和姜姒对视上后,朝她猛眨眼,示意她快点救下他。
虽然春芽很惨,但是他现在真的好好笑,就像一个甩干桶一样一首抖动旋转——是的,这对倒霉母子就是香婶和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