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会坐在炕上一起看电视。
妈妈为了省电,看电视的时候总是会把灯关上。关灯之后,电视屏幕看起来更清晰。
电视屏幕那一明一暗的光,闪着卧室的家具时隐时见,这是灵明一非常喜欢的氛围。
她经常在想,如果每天都能这样就好了,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看着有趣的电视剧,还不用挨揍。
那时的电视,需要大半年的收入才能买到,很少有人舍得买。
所以,大家对电视的认知很少。他们并不知道,在黑暗里盯着明亮的屏幕看,对眼睛的伤害很大。
尤其是小孩儿的眼睛,最怕强光刺激。
小孩子很喜欢看明亮的东西,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孩儿。
懂的人,会在刚生小孩儿的时候,就把家里的灯换成小灯泡。
老辈子的时候,是点油灯点蜡烛,黑乎乎的看不清东西,点着蜡烛绣花,眼睛都熬得流眼泪了,近视眼也不多。
后来白炽灯多了,看的更清楚了,近视眼反而增多了。
那会儿灵明一的父母也不懂,灵明一也爱看。
晚上看电视,孩子不闹人,父母也能安静的休息一一会儿,大人小孩儿一拍即合,天天晚上守着看。
当然,除了光的刺激之外,近视眼也跟性情有关。
喜欢看别人的毛病,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伤眼睛。
灵明一就是这样。
她只能看到妈妈总打她,却看不到自己为什么挨打。
一个女人带两个小孩子,一个身体不舒服,一个调皮捣蛋,这种强度的压力,很容易让人抑郁。
灵明一的妈妈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积极乐观,只是脾气火爆了一点,己经是超过大部分人了。
但灵明一完全看不到这些,她只觉得妈妈大人欺负小孩儿,自己好可怜。
其实,明一妈妈除了干活之外,她还很喜欢教孩子读书写字。
灵明一刚会说话,妈妈就开始教她背儿歌,妈妈一页一页教,明一一页一页的背。
背久了,看熟了,书上的字儿基本也都认识了。
还没开始上学,明一己经可以独自看书了,个别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查字典。
但妈妈的这些辛苦,灵明一都看不到,她只看到了自己三天两头“无缘无故”就被打,妈妈总拿自己当出气筒。
看人好处是聚阳,看人坏处是收阴。
灵明一从性情上满足了收阴的内因,又凑齐了伤害眼睛的外因,如果不从内因和外因上同时改变,那么眼睛看不清,是迟早的事儿。
世界是一面镜子,你看别人是什么样子,自己就是什么样子。类似的情景,还总是容易重复上演。
灵明一看到妈妈欺负人,所以,这面镜子反射到上学之后,老师也很暴力。
写不完作业老师就会揍人。
灵明一很绝望。
在家里挨揍,上学也挨揍。
就爸爸不揍她,但爸爸出外打工了,不在家。
她处处挨揍,感受不到生活的爱,觉得活着好没意思啊。
刚上小学一年级,她就觉得自己活够了。
在一天的凌晨西点,她又被妈妈薅起来写作业时,她困得睁不开眼,嘟囔道:“要不还是死了算了。
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也不用天天挨揍了。”
明一妈妈一听,这说的是什么话?
火气一上头,又是一顿胖揍。